在奏疏当中写的很清楚,这一战打得其实挺辛苦。自己的军队到了之后,阿济格负隅顽抗,双方小战大战十几场。李刚亲自带人冲锋,手下将领拼命,这才将阿济格击溃。
阿济格被击溃了之后,跑到了平谷去。
李刚没有犹豫,率领麾下人马在后面紧追不舍,一路上辎重抛弃了无数,这在以后都是要算损失的,最终追到了平谷。
在平谷双方又战斗了一番,阿济格不敌,最终逃往了蓟州。
整个过程跌宕起伏,险象环生,既凸显了阿济格率领清军的凶恶,又凸显了李纲率领明军的勇猛。当然了,最主要是皇上英明领导,托了皇上的洪福,英勇的皇家军队战无不胜。
下面的人听着脸上的表情各异。
大家都是老江湖了,也明白军队中的规矩,很清楚这里面有多少水分,但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去揭穿,毕竟大家也都这么干习惯了。
最关键的是李刚的战功是实打实的,人家真的打败了阿济格,真的把阿济格改回来了,而且对莽古尔泰一战也是立下了大功劳,你质疑?你凭什么质疑?
你不服气你也领兵去,没人拦着你,皇太极还在蓟州。
在这样的压力下,王承恩念完奏书之后,自然是一片好评,先是恭喜了皇上,然后就是对着李刚一顿吹捧,最后回到了皇上的英明领导上。
崇祯皇帝当然知道这里面有很多虚情假意的话。
只不过这样的话听着总比战败的战报要来的顺耳的多,于是崇祯皇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,而且笑容比以往要更灿烂。
等到众人演完了,崇祯皇帝也平复了心情才说道:“李刚已经是上了奏书,希望朝廷马上送一批粮食到平谷,另外安排人接收平谷和怀柔等地。”
“除此之外,要发放赈灾粮食,收拾被清军害死的百姓尸体以及安置受灾的百姓,这件事情是重中之重,哪位爱卿愿意主动请缨?”
在场的大臣们对视了一眼,每个人都有一些异动。
打仗我不行,但是安抚百姓我肯定是行的,毕竟这里面的油水很大,而且还要赈灾,倒的多了去了,全都是粮食,全都是钱。
户部侍郎张平忠站了出来,大声的说道:“臣愿为皇上分忧。”
“臣愿意前往。”又一位大臣站出来大声的说道。
“臣也愿意。”又一位大臣站出来表态。
看着你争我抢的大臣们,崇祯皇帝的脸色并没有好看多少。如果打仗的时候也能这么争,那就好了,可惜并不是。
对于眼前这些大臣,崇祯皇帝很是看不顺眼。
如果不是没办法,他早就想把这些人给换了,只不过还要用他们,只能忍着。刚开始还是小官争,后来六部尚书也下场了,六部尚书下场了,内阁大学士就下场了。
扫了一眼之后,崇祯皇帝的目光落在了刘宇亮的身上。比起其他人,这位新晋的内阁大学士,还是让他颇为顺眼的。
什么张志发、黄世俊、孔贞运,全都是无能之辈,等事情过去之后,一定要罢免了他们。